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当前时间: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通知公告 法律法规 行业资讯 国际动态 统计数据 信息公示 会员单位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通知公告
中心要闻
投资指南
市场规模
信息披露
服务指引
会员登录
登录账号:
登录密码:
客服中心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2号  天银大厦A西9层
电话:010-59436611
邮编:100045
您的位置:首页 > 通知公告
如何看待公益众筹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作者:匿名用户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1586677/answer/52555698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筹一词是舶来品,翻译自国外的crowdfunding,最早起源于美国网站kickstarter。它是一种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型融资方式,即项目发起人(如小企业家、艺术家或个人)利用互联网或SNS传播特性,向公众展示他们的项目或创意,争取大家的关注和支持,从而获得所需要的资金援助。与传统的线下大众集资方式不同,现代的众筹是通过专业的网络平台(网站)进行线上集资。借助高度开放的互联网,众筹的门槛较以往显著降低,发起方更加多元化、大众化,较少受地域空间和拨款周期的限制个人或企业都能在众筹平台发起面向大众的筹款项目,资金的募集、使用过程也更容易实现公开透明、便捷高效。

众筹模式兴起后,很快从商业领域延伸到了公益圈。NGO组织、企业或者个人将想要完成的公益项目展示在互联网平台,通过向网民筹集资金来完成项目目标的“公益众筹”也随之出现。近年来,公益众筹在国外发展迅速,许多知名的众筹网站除了开展股权众筹、奖励众筹等项目外,也都开始涉足爱心扶贫、环境保护、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公益项目,甚至专门开设公益专栏。比如 Indiegogo网站,初期专注于电影类项目,而如今已经发展为接受各类公益创新项目的众筹品台。Lucky Ant则是支持大家身边公益项目的众筹平台。网站每周推出一家本地企业,用户通过向企业提供赞助而获得相应的回报,比如免费产品或是VIP会员优惠等。还有 Idea.Me,这个在拉丁美洲首屈一指的众筹平台于2011年8月推出,目前已经从最初的250个用户、70个公益项目支持者发展到了25000名用户、5000名项目支持者。Cut on Your Bias是主打对创意产品进行定制和投票。设计师在Cut on Your Bias上发布创意产品,用户浏览之后,可以进行定制并对他们最喜欢的产品进行投票。最受欢迎的产品将会被投产,同时之前投票给冠军的用户将会享有25%折扣的优惠。ZIIBRA,是一个专门的音乐众筹平台。ZIIBRA允许艺术家上传近期将要发布的歌曲,进行预售。参与其中的人数越多,则售价越低,此举旨在激励用户共享他们所买的唱片。

对于公益与众筹的结合,国内许多从事慈善事业和金融业的专业人士都十分看好。目前,网信金融旗下的众筹网业已上线了“新公益”平台,前期推出的145个公益项目中有72个获得了成功,还有72个正在筹集过程中。另一家众筹平台淘宝众筹,也为公益开设了专门频道,在线项目超过20个,平均达成率超过100%。上海慈善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徐本亮认为网络捐赠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对于日益成为捐赠主体的80后、90后,他们接触微博、微信时间长,喜欢在互联网上利用新媒体献爱心、做公益。适应他们接受、传播信息的习惯,具有公信力的网络平台必将成为公益筹款项目和资源的聚集地。瑞森德副总监曹亦苹表示,公益众筹项目是对发起人公益梦想的投资,具有创新、快乐、正能量等元素,但对平台的服务质量则要求更高,需要建立以发起人、公益项目为核心的一个社交中心,通过人际传播,不断扩散,实现筹款,传播并逐渐形成圈子。网信金融副总裁孙宏说,众筹的社交属性可以吸引更广泛的群体参与到慈善事业中,这种市场化的公益运作阳光、透明,打破了传统公益劝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使整个项目全程处于推广状态,通过投资人相互之间的分享、互动能够产生更大的主动传播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开放式众筹的优势。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表示,美国众筹市场大概50亿美元的规模,其中30%是公益众筹。在中国公益众筹的规模应该超过商业众筹,到2025年全中国500亿众筹可能有100亿是公益性的。

尽管公益众筹已经开始在国内试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其前景还被业内人士普遍看好,但是项目数量少、筹资份额低、概念不明确、归类模糊、运作不完善、平台知名度低和活跃度低等诸多实际问题的存在却构成了对公益众筹良性发展的严重制约。瑞森德筹款研究中心(注:瑞森德筹款研究中心是国内第一个专注公益筹款的研究咨询团队)在2014年8月22日发布了《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该《报告》显示:从筹款的金额来说,公益众筹成功项目目前共有164例,筹得善款669万元,仅占到整个网络捐赠额度——5.2亿——的1.34%。2015年1月25日,瑞森德与众筹网双方联合发布《2014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指出公益众筹行业2014年全年筹资超过1272万元,其中综合类公益众筹平台是推动是推动整个公益众筹市场发展的主力,综合类公益众筹平台上的项目数占96.7%。在发起项目主体以及领域方面,70%以上的项目发起人为80后、90后;在发起项目领域方面,助学类项目占26.96%,爱心帮扶类项目占比最高,达43.48%,环保/动保类占10.43%;创新/跨界类占13.48%;扶贫/救助类占5.65%。投资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发达城市,而亟需发展公益事业的广大二三线城市和乡村则是项目的主要所在地。

随着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一个捐款箱和一个扩音器所代表的公益活动已经成为过去,而公益众筹因为具有低门槛、高透明度、项目多样化等诸多优点必将使传统的公益活动、公益事业运行机制发生巨大变革。公益众筹主要包括发起方、众筹平台、出资方这三个要素。为了使公益众筹能够健康发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向公益事业,应该从这三个内部要素和整个运作流程入手,集合众筹平台、有关政府部门、大众传媒、社会团体和学术界的力量,通过不断的机制创新、体制创新和理论创新,对于公益众筹目前存在的困难、问题一一寻求破解。

首先,对公益众筹的概念和特征要有比较清晰的界定。因为概念、性质和特征的模糊,许多拥有公益梦想的潜在投资者甚至是众筹平台的管理人至今也不完全清楚公益众筹与商业众筹的具体区别。为了使“众筹”作为一种“理念”能够深度融入中国公益事业的发展,而不再仅仅是鼠标+键盘的便捷融资平台,厚植公益文化的土壤,培育积极参与公益众筹的良好社会风气,发起方、众筹平台、出资方都要明白参与公益众筹的出资人不能把利润最大化当作首要目标,募集资金的使用当然应该讲求效率,但使用的目的却必定是要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为最高追求。与商业众筹中常见的预先购买行为相区别,参与公益众筹的出资者出资较少时可能没有任何回报,而出资较多时虽然可以获得一些项目产出的产品或者服务,但相关产品、服务的市场价格与出资额往往有较大差距。如参加某种图书出版的公益众筹,出资二百元可以获得一本正式出版的书,但其定价则很可能只是30元。

公益众筹与商业众筹的比较

其次是要细分公益众筹的发起方。发起方有公益机构或组织、企业以及个人等不同类型。它们各自的组织特点、管理模式、主要需求不会相同,并不一定都适用采用公益众筹的方式募集资金;而即便是同样进行公益众筹,其执行方案的侧重点和目标描述也应有所不同。

对于公益机构或组织来说,他们事实上拥有线上众筹与线下集资两条相辅相成、不可偏废的募资路径。但目前,有些公益机构或组织将力量集中在了网络众筹,放弃了线下的集资方式,这种转变在当下公益众筹仍处于起步阶段的状况下显然是过于急切。针对目前公众对我国公益机构、组织的普遍态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公益组织或机构在募集资金时仍应坚持以线下劝募为主;同时也要不断开拓线上众筹的新领域,为未来的转型变革积累经验。

对于企业发起的公益集资,企业在为公益事业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可以为自己树立的热心公益的美誉。在社交媒体时代,“公益营销”是一个敏感词,以营销为出发点的公益会遭受公众质疑,要想让企业的公益行为得到认可,并为企业品牌带来更好的美誉度。企业要注意在公益行动上建立好公共连接点,在对公益项目进行对外宣传时,应该着眼于项目所解决的社会问题,让公众关注到品牌在其中的价值,并且公益项目要与企业自身核心能力相关,比如健康产品企业倡导健康运动、汽车企业关注道路交通安全等。

对于个人发起的公益项目,有许多人认为只是依托发起人自己的信誉度、人脉、资源、关系等,和线下的劝募没有本质区别,容易引起公众的反感甚至怀疑。其实,公益众筹成功依靠的主要还是项目本身的说服力和众筹平台长期累积的公信力。

第三,在公益项目的方案设计上,应高度重视执行方案的设计和项目宣传方案的策划。因为在众筹平台上发起的众筹项目目标的受众往往并不是传统热衷于公益的人士,而是喜欢在平台上关注非常有创意的项目的年轻人,所以在描述项目产出的关键特征、前景时不能过多用雷同的励志故事、“眼泪指数”来吸引眼球,而要在产品设计的吸引力和项目设计的新颖度上来吸引公众。进行项目宣传时应注意从细节入手,不能只是将公益项目的名称、简介在平台上进行展示,然后等着爱心人士自动上门捐款;更应该用高质量的图片、视频和真挚的文字去主动引导公众对众筹项目的意义、价值进行深入了解、深度体验,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参与公益众筹的强烈欲望。项目信息的传播也要讲究策略。如项目发起者应该先在众筹平台发布项目,使自己的项目得到公益平台认可,增加自己项目的信任度,再充分调动朋友圈,通过朋友圈的扩散效应,扩大项目的知名度和认知度,以在项目截止时间内完成众筹。(注:在朋友圈内发布消息只是一个告知作用,而不是劝募,以免为今后的再次众筹造成不便。)

第四,众筹平台应注重从多方面树立自己的公信力,并且对于虚拟网络背后的筹资人的或企业信用应该有严格科学的考察和审核。当下,众筹平台在当中的角色主要是项目的发布平台、资金的发放平台,对于回报发放和项目执行过程的监督,则往往以免责声明的形式减轻自己的责任。其实,对于公益项目的落实,众筹平台在履行监督责任方面还是大有潜力可挖的,除了根据项目实际进度分期、分批拨付项目资金之外,还可以与项目发起方的地方公益机构、政府部门、热心人士主动联系,由他们来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促进项目的落实。还可以联合多家众筹平台建立项目发起方的信任评价机制,沟通出资人与发起方之间的交流,让出资者对其支持的项目目标达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高的予以奖励,而评价低的则取消其在平台进行众筹项目的发起资格。

第五,公益众筹涉及的项目并不排斥商业模式、商业利润。以满足社会公共利益为宗旨,公益众筹涉及的项目可以是属于文化、环保领域,也可以是爱心扶贫;筹集的也不仅仅只是筹资金,还可以筹资源、筹技术、筹创意。而在完成对出资方的承诺后,项目发起方则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继续追求公益或开始谋取商业利润,后者并不会影响以往所参与众筹的公益性质。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国家工商总局/河北省金融工作办.../金融办/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中国众筹平台公共服务中心(http://www.zhongchoucn.or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72426号
地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2号  天银大厦C座9层   电话:010-59436611   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