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当前时间: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通知公告 法律法规 行业资讯 国际动态 统计数据 信息公示 会员单位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法律法规
政策法规
市场规模
信息披露
行情数据
会员登录
登录账号:
登录密码:
客服中心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2号  天银大厦A西9层
电话:010-59436611
邮编:100045
您的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
生于美国,死于中国:众筹行业10周年祭

来源:张栋伟(ID:zhangdongwei19750613)

从全球众筹行业鼻祖Kickstarter于2009年成立算起,至今“众筹”,即CrowFounding,已经在世了10年。

而在中国,以2011年“点名时间”成立为标志,众筹行业已经出生8年-----只是,已经幼年早逝了。

01

创新大跃进

众筹,字面意思为“大众筹资”。

通过类似于互联网公募的大众筹资方式,众筹可以帮助还在种子期,甚至创意期的创业者,获得最初始的创业资金。

2011年5月,来自台北的张佑和来自贵州的蔡啸,仿效美国的Kickstarter.com在北京成立了点名时间,由此把众筹模式带入了中国。

从2012年开始,“点名时间”把项目方向聚焦于新兴的智能硬件产业,在科技圈里引起了关注。这种先提出概念方案,筹款之后再进入生产销售的过程,受到了创业者的热烈追捧。

2013年,先锋金融集团背景的网信集团,在旗下发布“众筹网”,这是当时国内第一个集公益众筹、奖励众筹(商品众筹)、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四种类型为一身,提供募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的综合众筹服务平台。

众筹网在短短半年时间内,以金融企业的实力+互联网企业的效率,在科技、影视、音乐、艺术、动漫、游戏、出版、农业、公益、股权等领域全面出击,掀起了中国的众筹概念热潮。(注:债权众筹由一家独立公司“第一P2P”运营,此后改名为日后著名的“网信理财”)

这股众筹概念在2014年很快就达到了高潮,京东、淘宝入局奖励众筹,众筹空间(后来的轻松筹)聚焦大病筹款,各种股权众筹平台纷纷登场,连百度、京东、苏宁、平安银行等都开展了股权众筹业务,债权众筹更是快速异化为P2P集资平台,如雨后春笋遍布了神州大地。

功利主义的众筹平台群魔乱舞,理想主义的众筹模式纷纷落马。

到2016年,中国众筹的先驱“点名时间”迎来了最终的结局,被经纬投资的91金融收购,由91金融独立运营,原创始人张佑完全退出。

曾经叱咤风云的“众筹网”也进行了巨幅裁员整合,奄奄一息,勉强求生。

存活的众筹平台,都仅仅借用着“众筹”这个新词汇,来混淆监管视听。实际的业务本质,都已经或是电商卖货,或是变相集资。

02

粉红色的回忆

我本人从2013年加入众筹网担任高级合伙人,参与出版了国内第一部众筹专著《玩转众筹》,综合专著《智慧众筹》,并在2015年总结了两年来的工作实践,独立出版了《实战众筹》。

作为最资深的行业人士之一,纵观国内众筹业这8年的历程,还是有一些段子,值得写下来做个记忆。

1、引狼入室的悲剧

在第一个先烈“点名时间”的衰落过程中,科技电商巨头入场是最重要的因素,而点名时间就是扮演了“引狼入室”的角色。

2014年初,鉴于自身的流量不足,“点名时间”主动联系京东商城,开展智能硬件众筹销售的合作。6个月后,摸清楚了商品众筹运营逻辑的京东商城独立推出了“京东众筹”,一脚踢开了点名时间,成为了它最重要的掘墓人。

合作有风险,交友需谨慎!

2、野蛮人的破坏力

奖励式众筹(商品众筹)原理,在于对新想法、新模式的“验证”作用,包括对市场需求的购买验证,以及对创业团队的交付能力验证。在奖励式众筹成功交付的前提下,该项目进一步走向股权众筹或者专业风投的阶段。这就是原本众筹模式的流程。

正是基于此原因,全球众筹网站鼻祖Kickstarter,于2015年9月22日宣布重新改组为“公益公司”。

但在中国,以卖货为己任的京东商城突入众筹行业,简单直接的把众筹做成了“预售团购”,通过打广告助推、补贴、虚假交易等方式,硬生生玩成了流量电商。

如今,以创新为己任的小米公司,也继续套用“预售团购”的模式,以“小米众筹”的噱头在兜售各种靠谱和不靠谱的商品。

创新有风险,选道需谨慎!

3、相信骗子的力量

在互联网产业里,都知道最新的创新技术如在线支付、流媒体、云存储等等,都是色情网站、赌博网站等非法业务先采用,再逐步普及开来的。

因为只有骗子才真心需要随时随刻把握新知识,掌握新科技,勤奋努力,保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竞争优势。

众筹这个行业自然不能幸免。

曾经所有的高铁站座椅,曾经活跃在各个微信群或者QQ群的“众筹咖啡馆”,曾经以各种“之父”“第一人”“私董会”名义的布道讲学,如今回首都不过是骗子们的狂欢。

其实,今天鼓吹区块链发数字币的,鼓吹众筹海外民宿的,不还是那同一波人?

4、小工具就能成大事业

“轻松筹”的起源其实是个小生意:在汹涌而来的众筹风口时代,给那些想做众筹投机生意的公司开发技术平台。这个时候的品牌还叫“众筹空间”。

2014年在众筹市场大风刮起的时候,众筹空间也决定直接介入众筹运营,并且去抓当时所有众筹平台都不去触碰的市场空白点:大病众筹。彼时的众筹平台普遍雄心勃勃,以IPO为目标,因此在项目合规上十分严谨,普遍性的拒绝大病筹款项目上线。“轻松筹”则以创业公司心态,以获得市场结果为优先,迅速独占了这个市场。

2019年10月21日,轻松集团CEO张科在讲话时表示,轻松筹筹款业务目前总额超过360亿元,参与筹款的用户超过5.5亿人次。

5、创业者适者生存

中国的众筹环境很快恶化,所以有创意的创业者就不要再想着用众筹模式筹资了。

但是美国的创新环境依旧在,因此一批聪明人,就在KickStarter网站上找那些筹资趋势很好的创意,直接“微创新”到国内,借助于我们世界工厂的产品化能力和量产能力,在国内市场快速收割一笔。

当然,更是不乏深谙国情的创业者,还把制造出的微创新产品,在国内尚存的所谓众筹平台上销售,销量还很不错呢。

因为篇幅原因,原本想写10条来着,先到此打住吧。如果你对众筹行业有兴趣,欢迎私聊。

03

众筹还有的玩吗?

2017年开始,国内启动了互联网金融大整顿,曾经的“金融创新”已经成了负面词汇。到2019年,在史上最严厉的互金行业出清环境下,股权众筹、债权众筹都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

淘宝、京东、小米这几个电商平台,还在继续死扛着“众筹”名义做预售,来逃避现有法规对退货要求的监管,以及不定期做做宣传炒作。

国内众筹业最大的实践收获,则是公益众筹。这不仅包括腾讯公益在内的诸多公益组织,把众筹模式玩的风生水起,更是催生了“轻松筹”“水滴筹”两大用户数以亿计的众筹捐款平台,完成了公益+商业的融合创新。

(2016年,张栋伟参与水滴筹创业)

我在2014年最看好的三个众筹领域,分别是科技(硬件)、公益和文化(影视、演艺和出版)。

这三个领域,科技(硬件)已经是京东众筹、淘宝众筹(改名为“造点新货”)、小米众筹的主力业态;

公益已经成就了“水滴筹”“轻松筹”等估值近百亿元的新巨头。

文化领域因为国情政策管制,只能发展到柔性生产为止,所谓衍生品走的很艰难,所以算是半生半死的路。

就目前来看,我认为在生活服务业,众筹依然可以作为最主要的创业筹资模式,长久存在和发展。

荐文:刘巨

北京交通大学2005级 MBA

北大纵横后MBAEMBA32期

山东卓尚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国家工商总局/河北省金融工作办.../金融办/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中国众筹平台公共服务中心(http://www.zhongchoucn.or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72426号
地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2号  天银大厦C座9层   电话:010-59436611   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