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 会员登录 当前时间: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通知公告 法律法规 行业资讯 国际动态 统计数据 信息公示 会员单位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行业资讯
投资指南
市场规模
信息披露
行业资讯
行情数据
会员登录
登录账号:
登录密码:
客服中心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2号  天银大厦A西9层
电话:010-59436611
邮编:100045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未来消费者: 从消费到“产消”合一 !

今天的能源消费者,受其它行业、领域的新观念和新技术应用的强烈冲击,追求更高阶的能源服务——他们希望能源产品及服务能像购买使用其它商品一样,体现个性化需求,并正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能源转型,甚至利用分布式电源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普及,向合一者转变。

在“新型能源消费者”的推动下,能源已不仅仅是一种垄断的战略资源,更是在市场变革中不断被服务化、商品化的“新型交易品”。能源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所构成的能源互联网,将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平台,并演变催生新的生活方式。

根据目前行业发展态势和政府政策释放的信号,未来能源行业竞争最直接、最激烈的领域多集中在能源产品销售及客户服务环节。觊觎能源市场蛋糕已久的企业将通过迎合“新型能源消费者”需求,率先切入市场,推动行业变革,持续创新能源营销方式。

例如,美国建材装饰零售商劳氏公司(Lowe’s),就与信息技术企业合作,向客户提供家庭能源管理产品,并通过移动互联网与云平台连接,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而大家所熟悉的Google,也早已投资能源企业,建造集中式光伏发电站,成立了谷歌能源(GoogleEnergy)公司,并先后踏足太阳能面板生产领域和家居能源管理市场。

【四手联弹,玩出新花样】

要在这场“消费者”与“跨界者”合纵连横的“遭遇战”中杀出重围,传统能源企业还需足够“善变”才行。以下四种销售能力建设和价值拓展就有助于能源企业需积极把握能源消费者的特征变化,创新开拓非传统业务。

调动新能源消费者的能力——能源消费革命增强了能源的网络化属性,使能源供需关系从线性变为网状,形成多边交易的复杂市场,增加了抓住和挽留消费者的难度和成本。为此,能源企业应通过广泛信息采集和数据分析技术,洞察消费者需求变化趋势,定位能源服务的附加价值,培养并聚拢新型能源消费者,并由此获取市场先入优势。

能源产品及服务的组合营销能力——虽然新型能源消费者不仅仅满足于传统的能源产品,但他们接受创新产品和服务又需要一个认知和熟悉的过程。为此,能源企业应以传统能源产品为核心,利用全渠道营销策略和智能互动技术,支持精通能源知识的用户和不愿深究能源事务的消费者,都能便捷找到合适的产品组合。

提供无缝消费体验的能力——能源企业不能忽视消费者愈发重视价值表达、希望参与互动的新特征,需要提高对与客户双向互动渠道的整合能力,将自助服务门户、社交媒体、电子商务平台等新兴渠道与营业厅、呼叫中心等传统渠道无缝集成,推行完整的“全方位参与”战略。

开放融合的协作能力——身居互联网经济之中,任何一家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加强与其它企业的深度协作。能源企业应转变独立经营观念,修炼开放融合的协作能力,通过开展与能源消费各环节合作伙伴的协同,收集用户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产品和服务,实现多样化能源创新和消费价值观引导。

【走向开放,释放新价值】

要在能源消费革命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传统能源企业光有深厚的内功依然不够,更重要的是思维模式的转变。我们建议能源企业在商业模式创新中主动出击,实现从对内职能服务到对外客户营销、从被动等待到全渠道互动、从销售能源到销售理念的转变,延伸电子商务价值链,释放“互联网+”背景下新的企业价值。

这种企业价值的来源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上下游线性价值链,也被扩展到多边的“价值网络”。这既包含以营销能力为核心,由企业内不同价值链和功能模块组成的网络,也包括以客户价值实现为核心,由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外部价值网络。

能源企业可考虑首先建立一个全渠道整合的互联网平台,实现社交化营销,增进消费者的忠诚度和情感依赖;并进而实现数据汇聚、分析挖掘和价值释放,持续吸引更多供应商及合作伙伴加盟,形成一体化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相关阅读  
友情链接:

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国家工商总局/河北省金融工作办.../金融办/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

中国众筹平台公共服务中心(http://www.zhongchoucn.org)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9072426号
地址: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南大街2号  天银大厦C座9层   电话:010-59436611   邮编: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