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尸是一个一看就让人身冒寒气的名字,她的文章更是跟她的名字一样,尖锐犀利,一黑到底,并且有着一股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工坊以前曾经刊登过这位神秘人士的一篇文章,也是抱着对众筹“一黑到底”的精神对众筹这个新兴业态进行了不留情面的嘲弄。这次,小编看到这篇文章,一下又被吸引住了---这无疑又是一篇极具个人特色和高传播性的高级白文章,以致当我以文中相关内容对相关朋友进行采访时,对方的反应竟无一例外是“我之前已经看到了”。哈哈,我能说这其实是一篇没有成本而且传播效果极好的广告软文么?聚募这个来自杭州的“非著名平台”还和全国一线平台同列了。当然,针对文中所说内容,平台方也是有话要说。
文章有段话很明确的表达了作者的观点:“真正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聚募这个平台,对投资人的门槛低的像淘宝购物一样,打款和合同签署也在线上完成,风险大的惊人。”记得在之前采访聚募的时候,聚募的创始人齐晶同学曾经对聚募的经营思路做过描述,大意就是草根项目草根投资人,草根项目也有金子,草根投资人也有春天。对此文中所说的风险,齐晶同学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篇文章所提的风险,表面上看风险在于能否确权,是否会投到烂项目甚至诈骗项目,但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投资人在投资之前是否了解项目和其中的投资风险,其所抱有的回报预期是否扭曲”。什么意思呢,小编给翻译下,其实就是一句话:投资者的风险教育是否到位,投资者的风险意识是否成熟。这个也是工坊所认为的众筹发展两大瓶颈之中的其中一个。
针对文中所提的网签风险,齐晶认为这个其实不是问题,“从我的角度理解,互联网金融和传统模式相比之所以有优势,是因为互联网思维出发点一定是在满足用户需求基础上的,余额宝和货币基金的区别就在于用户体验差别。众筹也是如此,我们要抓住业务本质,而在用户体验上一定要创新。其实一开始聚募上线的时候笔现在严谨死板很多。恰恰是市场教育了我们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未来这些也会成为公募众筹的标准套路。”作为一个众筹平台,如何既保护投资人的权益不受侵害,又要方便其操作呢?“聚募的做法是投资后制作出资证明书,盖章后快递到投资人手里。”
文章提到的另一家平台是上海的筹道股权,“关于第三点我们可以看到最奇葩的是筹道的平台,虽然该平台有投资人的实名认证,但是在认证之前就允许注册用户下载项目的BP,基本上没有对项目产生任何保护作用。”可以发现评论尸同学很喜欢用“奇葩”这个词。这个是一个很流行的词汇,以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辨别它究竟是贬义的还是褒义的。就我个人看法,我倾向于认为它已经成为了一个习惯性的中性词汇。当然,对于当事人,有时候还是会带来一些不适感。筹道的美女总监程源源对此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听起来有点略显严肃,其实美女还是很可爱的。哈哈。“第一,BP对所有注册投资人开放,认证投资人则获得更多权益,这是行业普遍采用的;第二,筹道是一年内免费,一年后将采用国际主流的商业模式,并非没有盈利模式;第三,我们公开客观的展示项目,发挥互联网优势,让更多投资人那个有接触项目的机会,这正是众筹的魅力所在。”
最后,文章也对鼎鼎大名的人人投的资金管理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再次用了“奇葩”二字。评论尸同学,你是找不到其他更好的词汇了么?小编深深表示怀疑。对此,创始人郑林同学显然习以为常,表示只要不是恶意攻击,他个人没有意见。的确,有争议最起码说明你得到了关注,这显然不见得是坏事。范爷不是说过嘛,“经得起多少诋毁 就担得起多少赞美”。那个谁,有时间也分析分析咱们工坊,小编定会以头条发布的方式表示感谢,来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