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业资讯 |
|
|
会员登录 |
|
|
客服中心 |
|
|
|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
|
|
股权众筹的挑战与前景 |
|
股权众筹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股权众筹几乎是伴随着网贷一夜"爆红"起来的一个行业。
2015年曾被称为"股权众筹元年"。在那一年,上百家股权众筹平台犹如雨后春笋冒出,行业疯狂扩张,互联网巨头如京东金融、蚂蚁金服、百度等也相继介入。数据显示,最高峰时300多家股权众筹平台同时存在。因此,股权众筹一时间被不少人当做是继P2P之后最大的"风口"。但这样的热度并未持续太久,自2016年开始,尚未来得及"大火"的股权众筹已开始日渐沉寂。
短短的两年时间主流平台陷入"休眠",大平台彻底"挥手告别",大多数平台正忙着转型,投资人热情逐步消退……从盛极一时转向默默沉寂,日渐沉寂的股权众筹行业,已经站到了一个分岔路口:是重生还是谢幕?
对于股权众筹行业现今的"惨淡"情形,许多业内人士却表示出了"意料之中"的态度。股权众筹项目良莠不齐,投资者代理成本居高不下以及众筹股权的流转困难是制约股权众筹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1.股权众筹的项目良莠不齐
不同于传统资本市场,股权众筹平台的融资主体一般都是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企业规模和融资规模相对较低,很难承担会计师和律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本,信息披露缺乏权威性。项目质量良莠不齐,缺乏吸引投资者的能力。
2.投资者的代理成本居高不下
股权众筹项目缺乏承担第三方审计的能力,需要投资者亲力亲为,对融资项目的运营情况进行监管。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代理成本包括投资者的监督成本、约束成本,以及股权众筹的融资方和投资者在经营过程中的决策差异所形成的代理成本。此类成本的存在不仅直接加大了投资者的各种支出,还增加了投资者的机会成本,会在相当程度上挫伤投资者的积极性,影响项目融资的成功率。
3.众筹股权的流动转让举步维艰
股权众筹作为一种投融资方式,必须提供便捷的方式,实现股权投资的进退留转。目前而言,众筹股权只有三种流转退出的方式,一种是协商转让,一种是项目下轮融资时部分或全部退出,最后一种是清算退出,后两者属于非正常的投资退出方式,交易流程异常复杂。协商转让作为众筹股权流转的长效机制,也存在一定的困难。一方面,众筹股权的估值困难。另一方面,交易过程非常繁琐。
虽然股权众筹行业已日渐式微,但业内普遍认为,这个行业还远未到谢幕的时候。一方面股权众筹行业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小微企业融资难,众筹可以利用大众的力量,帮助小微企业完成融资。所以,只要这些需要帮助的小微企业永远不消失,股权众筹行业就不会消失。另一方面股权众筹拓展了我国企业的融资渠道,对我国经济增长、金融创新及小微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宏观经济增长角度来看,有助于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从金融创新角度来看,有助于丰富我国的资本市场层次;.从企业扶持角度来看,有助于小微企业和创业企业的发展。
股权行业的发展前景无疑是光明的,创业型企业对股权融资仍有很大的需求。同时,我国的富裕阶层正在崛起,需要多样化的资产配置手段,股权类投资仍有很大空间。"置之死地而后生",如何通改善现有模式,查缺补漏,提高融资成功率,减低成本,完善资本退出机制,将是股权众筹亟待破解的难题。扫清前进路上的障碍,股权众筹的再度崛起指日可待。 |
|
|
相关阅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