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介绍 | 通知通告 | 新闻动态 | 科技创业 | 金融服务 | 政策法规 | 专家团队 | 会员查询 | 联系我们
机构介绍
 委员会简介
 委员会章程
 智库创建单位简介
 智库共建单位证明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 010-5339269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金融 & 金融科技新闻动态
建行田国立:金融科技赋予银行切入普惠金融能力

“银行以前只拿西瓜(大客户),但现在借助金融科技的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也开始了捡芝麻(普惠金融)。”9月22日,建设银行董事长田国立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举行的“金融科技与小微贷款的未来”上称。

田国立称,过去30多年中国一直是高速发展。如果把金融资源比作流水,当水流滔滔不绝时,很难有机会润泽小溪。银行也是,以前都是抢大项目,若过多照顾小企业,可能失去市场,面临淘汰的危险。过去30年的金融的走势基本都是向城市、向高回报率的地区和行业配置资源,中小微企业融资以及农村市场,基本上没有金融资源去滋润。另外,以前这部分业务不良率在7%、8%以上,银行对农村市场、中小微业者、个体工商户基本上望而生畏。

当前,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便可以解决这样的难点痛点。围绕普惠金融,田国立称,建设银行推出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的APP,目前,下载量已经达到千万级别。

“过去大银行曾从农村市场上撤出。在计划经济时代,银行是按照需求配置的。后来实行市场经济,由于当时农村市场效率低,不少银行出于上市等方面考虑,减弱对农村市场提供的金融服务。现在科技金融提供了银行服务农村市场的效率。”田国立称,基于此,建设银行又重新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当农村真正有了金融服务时,农民才可能获得资本性的收益。

今年9月初,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称,金融科技成为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的新机遇。通过金融科技不断缩小数字鸿沟,解决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成本较高、收益不足、效率和安全难以兼顾等问题,助力金融机构降低服务门槛和成本,将金融服务融入民生应用场景。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实现滴灌式精准扶持,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支农力度需要加大等问题。

田国立还称,目前正处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行业变革的历史交汇期,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已然在重塑金融业所依赖的信用基础,随着5G互联网、边缘计算等技术的积累进化,金融服务将嵌入任何一个数字场景中,变得更加无形无感和无处不在,科技正在从底层基础设施跃升为顶层的创新先导,驱动银行的流程再造组织变革和战略转型,并催生出智能化普惠化无界化的新技术。

“银行本就属于服务业,其社会属性会进一步重塑金融角色,新金融促使银行调整经营取向,重构信用体系、降低服务门槛、下沉金融服务、扩大覆盖面、实施精准滴灌。当下,银行不仅是金融服务提供者,也是融智赋能的资源整合者,通过广泛链接、融合以及资源配置,参与更多社会角色。”田国立称。

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普惠小微贷款新增1.2万亿元,同比多增6478亿元,6月末余额增速为22.5%,较上年末提高7.3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全部贷款增速9.5个百分点。

中国科技金融税收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9/6    【关闭此页
共建单位

中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科技金融时报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全国高校PPP教育联盟    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中国新金融创新研究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国家科技金融财税创新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联系电话:010-533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