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介绍 | 通知通告 | 新闻动态 | 科技创业 | 金融服务 | 政策法规 | 专家团队 | 会员查询 | 联系我们
机构介绍
 委员会简介
 委员会章程
 智库创建单位简介
 智库共建单位证明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 010-5339269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聚焦中新金融峰会|大咖眼中的金融科技关键词:风险、底线、基因

11月5日,在2019中新金融峰会分论坛“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发展”上,多位业内大咖纵论金融科技如何助推普惠金融发展。

度小满金融CEO朱光:金融科技首先解决风险问题,再解决效率问题

朱光表示,风险管理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不管是做学贷、小微贷以及其他普惠金融,长期看如果不能把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持续的。

他认为,金融科技首先要解决风险问题,再解决效率问题。此前,互联网金融很热,一方面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聚集的风险也在同时提升。“P2P把顺序搞反了,即它先解决效率问题,再去解决风险问题,其实时间已经来不及了。”  

建设银行(7.520, 0.14, 1.90%)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张为忠:科技改写金融业的基因

张为忠认为,金融科技由业务支撑转成了业务牵引和核心驱动力。“依靠金融科技,金融业的基因正在改写,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向、经营策略、经营结构都在快速发展。”

在张为忠看来,互联网移动技术正在改变金融的业态,“互联网+移动技术”使银行广泛连接、快速触达的能力越来越强,形成加速度,金融服务的范围、效率和生态连接的能力发生重要变化。

另外,他认为,数据挖掘技术和数据经营能力的提高,解决了信息失真和不对称的问题。财务以外的替代性数据广泛的使用和连接,使社会信用的构建方式发生了变化,社会的信任关系通过数据金融越来越完整的建构了起来。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金融科技应有底线思维

陆书春表示,金融科技为普惠金融提供了更好的解决方案。科技创新也正在重新塑造着金融的竞争力。政策环境为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

陆书春就金融科技促进普惠金融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要立足金融的本质,要清醒地认识到,科技所带来的服务方式,形态的变化,本质不应该改变金融风险属性,科技只是金融方式创新的手段,不能跨越金融规则。

二是要立足科技应用技术的先进和可控。金融的内在脆弱性,风险的外部性和网络的强涉众性,决定了安全永远是金融科技的生命线。运用技术的手段,无论是在拓展渠道,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发挥这方面优势的时候,都需要建立完善的技术安全标准、规范,要加强对技术的监测、认证和试点

三是要立足底线思维。数据技术应用于金融,会产生大量的金融数据,既涉及小微企业的数据,同时也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数据治理问题是以当前不容回避的一个问题。

中国科技金融税收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9/10/21    【关闭此页
共建单位

中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科技金融时报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全国高校PPP教育联盟    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中国新金融创新研究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国家科技金融财税创新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联系电话:010-533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