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华信董事局主席叶简明日前在企业内部讲话中提出,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核心是善,要致力于打造中国企业的善文化。
中国华信的战略就是为国家服务,做民族企业,继承中国传统的文化。叶简明总结为“由力而起、由善而达”,开始的时候叫由善而终,后来改成“达”。因为很多人对终不太理解,尤其翻译出去外国人也听不懂,实际“终”是又一个开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宇宙之事都是由力起、由善终。
以“由力起、由善终”的文化,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一些管理形成了中国华信自己的创新模式,中国华信的管理机制就是一企两制,既有管控,又有合伙。人才的发展没有天花板,只要想做事的人,永远都可以追求更高的目标。最后这个目标又回到为国家服务,从微观到宏观,到国际观,最后回到为国家战略目标服务上。
叶简明说,宇宙所有的事都是来自于力,都是由力起。靠什么摆脱?靠善。人的胸怀不是你有钱,你今天口袋有一百万,你支持别人十万不算什么;如果你口袋只有一万块,你把这一万块都给别人,你甚至还去借钱给别人,这个才是真正的善。
中国华信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践行成就他人的经营理念。
在2016年的《财富》全球500强中,华信以418.45亿美元的营业收入排名第229位。15年前,叶简明创办中国华信后,仅用了12年时间就入围《财富》全球500强榜单,是中国成长速度最快的民营企业,而且主要业务在国外,也是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民营企业之一。华信成功的“秘诀”何在?
在国际市场开拓中,中国华信“由力而起、由善而达”的企业文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华信以能源贸易起家。但由于主要的油气资源在海外,他们很决定把公司的战略定为拓展国际能源资源。中国华信致力于民间的公共外交,每年中国华信都会拿出超过10%的利润开展公共外交和公益事业,并建立全资的智库和基金会,包括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中国文化院、上海能源安全研究中心和上海华信公益基金会。
以香港中华能源基金会为例,这是一个被联合国批准为特别咨商地位非政府组织,几任卸任的联合国大会主席、很多国外政要担任了基金会的顾问,协力推动能源公共外交合作与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该基金会还与联合国共同在联合国设立能源大奖,每年100万美元在全球范围内筛选资助能源新技术研发。
中国华信的核心战略是获取国际能源资源,而能源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欧洲控股银行,打通国内外资金渠道对其能源战略的快速推进至关重要,欧洲低成本资金也将为中国华信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洲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利率水平,资金成本不到2%,远低于国内的5%。
中国华信的核心战略是获取国际能源资源,而能源是资金密集型行业,在欧洲控股银行,打通国内外资金渠道对其能源战略的快速推进至关重要,欧洲低成本资金也将为华信带来更加丰厚的利润。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洲一直保持着较低的利率水平,资金成本不到2%,远低于国内的5%。
但很多专家都认为控股欧洲银行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中国企业要控股欧洲的金融公司,面临严格的审查,还要通过民意调查,如果民意调查不通过,收购同样会被会被否决。此前中国企业也有在欧美尝试的,大多无功而返。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欧盟经济体整体趋紧,捷克经济面临困难,捷克在欧盟外的最大合作伙伴俄罗斯也自顾不暇,双边贸易额大幅下跌,捷克需要外部资本的支持。2012年上台的捷克总统泽曼致力于发展与中国,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这为中捷合作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会。
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核心是“善”,他们在业务中始终恪守成就他人的经营理念和原则。这再次使中国华信在捷克找到了发力的空间。
叶简明选择捷克有三个理由:捷克是欧洲的地理中心,周围辐射16个国家,如果能够在捷克扎下根,就可以影响一大片欧洲国家;捷克是欧洲极为重要的工业走廊,具有工业装备技术和管理资源优势,和中国的市场优势比较互补;捷克是前社会主义国家,不像西欧国家那样对中国敏感。再加上叶简明以“捷克作为‘一带一路’欧亚大陆桥的欧洲中心”之战略建议震动了泽曼总统,被泽曼聘请为捷克总统经济顾问,这使得捷克顺利成章地成为华信第二基业的首选之地。
J&T金融集团下属的J&T银行原来是捷克斯洛伐克央行,后来被私有化之后,在斯洛伐克是第一大财团,在捷克是第二大财团。J&T金融集团以银行和金融服务为主营,涉及能源、文化等多个产业,旗下银行在捷克、斯洛伐克、瑞士、俄罗斯等多个国家有分支机构。
当时J&T金融集团也遇到了经营困难,急需外部注资。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努力,2014年10月,在中捷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华信与捷克J&T金融集团在北京签订协议,通过收购加定增形式收购J&T金融集团50%股权。华信成为首家持有欧洲银行50%股份的中国民企。
收购J&T金融集团除了能为华信拓展国际能源资源提供低资金成本之外,还有个好处就在于,中国华信通过控股J&T再去欧洲收购其他金融机构就不需要再审批了,这样就可以控股别的国家的银行和保险。据悉,华信系将收购荷兰的一家保险公司和意大利的一家大银行。
中国华信已经是捷克的第二大财团。叶简明也履行了作为总统经济顾问的职责,进一步提出捷克地处中东欧十六国中心,因此要根据自己的优势建立两个中心:航空枢纽+金融中心。这个提议得到了捷克总统、总理和国会的一致认可,计划把布拉格打造成像迪拜一样的航空枢纽和金融中心,华信也在投资捷克的航空公司和机场。
中国华信的企业文化以及在捷克的经营也得到了捷克从总统到平民的认可。2015年9月3号,捷克总统泽曼参加中国反法西斯战争七十周年庆典,成为唯一参加庆典的欧盟国家总统。2天后,他特意访问中国华信的上海总部,并见证中国华信与捷克的多个合作项目签约。
中国华信在捷克的投资不是单纯的经济投资,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合作与发展,着眼于服务国家战略。这是中国华信不同于其它民营企业的一个最大特点,也无疑是叶简明战略智慧的体现。中国华信董事局主席叶简明强调,“中国华信在捷克投资布局的出发点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益,而是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最终服务于两国友好关系,促进两国合作交流。”除了帮助政府解决棘手的经济问题之外,中国华信也很看重对捷克人民的情感投资。
2015年9月,拥有123年历史的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陷入了即将破产的困境。斯拉维亚俱乐部曾经出过约瑟夫·比坎等传奇球星,是捷克历史最悠久的足球俱乐部之一,但当时却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在捷克甲级联赛的降级边缘徘徊,即将破产。
叶简明得到这个消息后,只用了两天时间就决定要收购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当时很多专家也反对收购足球俱乐部,原因主要有两条:华信的主业是能源,购买足球俱乐部有些“不务正业”;即便从财务角度来看,这个俱乐部也没有盈利的可能。
叶简明坚持自己的企业文化理念,“善”体现在这里就是要尊重别人的文化,支持别人践行自身的文化,成人之美。他认为华信收购斯拉维亚足球队,帮助捷克人民喜爱的足球事业,符合中国华信在捷克投资的战略。足球属于捷克的国球,上至总统下至平民都很喜欢足球,布拉格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的注册球迷约10万人,一个球迷背后往往是一个家庭,影响的民众可能达到100万人左右,整个捷克的人口才1050万,相当于覆盖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中国华信宣布收购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60%的股权,并宣布投入资金,但不干预俱乐部的运营。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的底子原本就不错,在度过财务危机之后,第一场甲级联赛就赢了球,从此成绩一直保持在比较好的状态。只用了一年的时间,本来在捷克甲级联赛垫底的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在捷克联赛中的排位已经升至第二位,并打入欧冠比赛。如今,中国华信已经将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的股份增持到99.964%,其余的股份被球迷持有。这也提升了足球场和斯拉维亚足球俱乐部在捷克国内的地位和影响力,尤其是随着捷克国家队在该足球场参加各类国际性赛事活动,使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在全球范围得到彰显和传播。
中国华信收购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的仁义之举,虽然没有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却收获了捷克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这是对中国华信投资理念的最好回报。有几个中国人去捷克餐馆吃饭,发现座位已满,服务员问他们是不是中国人,得到确认之后,他们特意为中国人安排了桌子。在布拉格斯拉维亚俱乐部在捷克甲级联赛实现多连胜之后,捷克球迷公开到华信布拉格总部致谢。
既然把捷克作为第二总部、第二基业,中国华信于是在捷克展开了一连串令人目不暇接的并购,包括收购捷克第二大航空公司Travel Service,第四大啤酒集团老博客啤酒集团,最大的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企业INVIA,布拉格东方文华酒店和皇宫艺术酒店等两家五星级酒店,第一大媒体集团美迪亚媒体集团、第三大媒体集团恩姆珀莱萨出版集团、巴兰多夫电视集团,以及扎达斯(ZDAS)特种钢铁公司等,借助广大的中国市场令它们重新焕发新生。与此同时,这也为广大中国企业投资捷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这些收购之所以能大获成功,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中国华信践行以善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与人为善,给当地带来福音,成功地处理好了和当地政府、议会、工会和民众的关系。以扎达斯(ZDAS)特种钢铁公司为例,这是一家欧洲一流的炼铁及相关领域的冶金工业和工程企业,华信对它的收购能够得到反垄断局的批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华信成功处理了与当地工会的关系,承诺不裁减一名工人。
目前,中国华信已经成立欧洲集团公司,并把欧洲第二总部设立在捷克。除了能源之外,华信还开展国际投资,充当国际投行角色,陆续收购捷克多个行业的优质企业,并通过自身海外品牌与资源优势,积极配合央企、国企混合走出去,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助力国内产业升级,成为中国-欧洲工商业双赢的桥梁。
在目前欧洲优良资产普遍价格偏低的形势下,中国华信通过控股海外银行,着力布局金融板块,不仅通过自有银行降低海外投资合作伴随的经济及法律风险,为自己主业能源融资提供便利。更重要的是充当国际投行角色,服务国际“一带一路”战略建设,为国内企业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服务。
据悉,中国华信正在积极推动在国内设立J&T外商独资银行,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开展跨境同业业务及结算支付。华信还联合发起设立中东欧投资基金,吸收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参与,协助中国企业对接“一带一路”投资合作。捷克政府非常支持此项目,希望将基金总部设在布拉格,并指定J&T金融集团作为捷克主要发起方。该基金相关的中国—中东欧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已经在2016年11月5日正式揭牌。
控股J&T金融集团后,华信可以获取大量低成本资金,对产油国开展“石油换贷款”业务,获取上游油气权益。华信控股了销售收入达200亿欧元的哈萨克石油国际公司51%的股权,基本打通了中亚油气资源从哈萨克斯坦—格鲁吉亚—土耳其(波兰)—罗马尼亚(德国、捷克)到欧洲消费终端的整个产业链,在今明两年内,华信在欧洲控制的加油(气)站将达到一万家。
中国华信通过与中国工商银行联合发起设立中东欧投资基金,吸收中国与中东欧16国共同参与,协助中国企业对接“一带一路”投资合作。华信通过收购扎达斯等捷克一流重工企业,引入国内央企参股、入股投资重型装备、飞机制造等产业领域,实现“强强联合”的合作共赢,不仅能有效地整合技术优势,引入先进的管理经验,还可以用较低成本获取资产权益,协助中国传统重工企业优化产能,提升产业水平,助力国家产业结构升级,服务推动国内供给侧改革。
中国华信入股捷克第二大航空公司Travel Service之后,将进一步增资扩股,与捷克的航空公司共同建设航空中心,对机场进行扩建,同时依托有利的交通运输条件,联动旅游服务业,构建航空、运输、旅游、酒店等系列产业优势。开通布拉格至中国多个城市的直航航线,捷克将有望成为中国及亚洲游客和投资商前往该地区的门户。便利的交通网络使得中国企业家能更方便赴捷洽谈经贸合作,带动中国企业在中东欧区域投资布局,进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
如今,中国华信在能源和金融的国际化布局已经初具规模。
中国华信正在积极利用自身积累的国际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发展其作为国际产能合作组织者的角色,通过整合国内外市场、技术、品牌等多方优势资源,推动国内国企、民企及国际企业的多元化合作,助力国内产业升级。
中国华信去年实现了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国际公司控股权的交割,占据罗马尼亚油气炼化输送战略节点,扩大了黑海、地中海区域十余个国家的油气终端话语权;中国华信还推动实现了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液化石油气铁路运输的贯通,大幅提升了中国西北地区境外石油气输入能力,开创了国内液化石油气铁路运输新局面。
中国华信去年还获取阿布扎比最大的已开发油气区块4%权益,并获得年1000万吨额外油气销售权益,每年可为中国增加1320万吨以上的原油进口,这是阿布扎比首次向中国开放油气股权;完成了乍得油气项目股权交割,获得其储量丰富的轻质原油,建立进入西非油气上游开发领域的桥头堡。同时,国内一期300多万立方石油储备基地正式投入运营,为国家储备局提供战略石油储备,仅此一项可为全国增加近3天石油供应。
可以这样说,在这些成绩背后,是中国华信厚重的企业文化造就了品牌的内涵和风格。
2017年1月15日,中国华信凭借较高的品牌声誉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了“2016年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一同上榜的还有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平安保险等企业,这是中国华信连续三年获此殊荣,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华信善文化的影响力,中国华信对社会责任的担当已经获得了政府、企业、协会、学界等社会各阶层的广泛赞誉。
叶简明在2017新春贺词中说,“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我们可以将唐太宗李世民庆贺新年的这两句诗来寓意‘一带一路’战略给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带来的春风。在新的一年里,全体华信人要继续充分发挥华信意识,保持高昂的奋斗激情,积极参加国家社会帮扶事业,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再创佳绩,为国家昌盛贡献新的力量。”
由善达,期待中国华信企业文化“善”这颗种子,不断生根发芽,长出累累硕果。待万山红遍之时,再细数风流人物。
“商会资源”微信公众号,旨在为广大商会企业家提供一个快捷、便利、及时、有效的服务平台。
点击最上方的蓝色字体“商会资源”或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商会资源以促进海内外企业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外企业商贸往来,为中外商会及会员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专业服务为宗旨。近年来,中心服务范围覆盖上海市工商联商会(协会)近300家、各省市及地区驻沪商会150多家、国外驻沪商会、投资机构100余家和数万家知名企业。
合作联系:中国网中国商务频道中外商汇栏目主编、 商会资源新媒体主编 王强
手机:13817864228
E-mail:wangqiang1229@126.com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自2000年成立以来,陆续实现了用中、英、法、西、德、日、俄、阿、韩、世界语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访问用户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中国网是国家重大活动、各大部委新闻发布会、全国“两会”新闻中心指定的网络报道和直播媒体,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独家中英文网络直播发布网站。中国网坚持以新闻为前导,以国情为基础,通过精心整合的即时新闻、详实的背景资料和网上独家的深度报道,以多语种、多媒体形式,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
未来,中国网将继续发挥多语种优势,展示中国国情、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努力为全球网民呈现一个生动、立体、多元的全景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