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两个永恒的话题,一个是植物,另一个是爱情。从某种意义上说,植物对于人生活的重要性远超爱情,几乎与空气相当。花前月下,才谈得上爱,没有鲜花装点的爱情多么索然无味。
植物世界
因为“植物”的共同话题,陆文虎将军、郝叶丽将军、潘峙钢首席等朋友聚拢到著名导演李成才的木子合成影视,参与《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沙龙活动。跨界分享妙趣横生:世界上已认知的高等植物大约有30万种,其中超过十分之一的生长在中国。四大名著当中,出现植物最多的并非242种的《红楼梦》而是253种的《西游记》,后者活脱一个小一带一路。半坡人种植了粟,成为全球不少人离不开的水稻前身,中国还是最早植桑养蚕的国度。
谈到该片的拍摄档期,成才导演说,一岁一枯荣,拍植物只能是一年完成,如错过时机,就又要一年了。《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将在2018年完成。影片10集每集50分钟的篇幅,用重大历史节点、重大事件、重要人物来描绘中国植物如何改变世界,厘清中国植物如何被世界发现,在世界扎根、生长。该片摄制组将通过与世界知名植物研究机构的合作,采访植物研究前沿的科学家,拍摄全球最权威的植物园、自然保护区,通过航拍、延时、微距、高速等常规和非常规拍摄手段,全面深入地记录植物本身以及植物与周边环境的互动。
一次有关植物的洗礼,让每个人平时忙忙碌碌的人来说都为之一振,不亚于一场芭蕾舞或者音乐会。
从植物世界到绿色金融似乎距离最近,不妨把年前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对绿色国际金融的国际进展分享如下:一是在G20框架下,由中英两国共同主持的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过去两年提出了一系列发展绿色金融的倡议,并写入了《G20领导人杭州峰会公报》和《G20汉堡行动计划》。绿色债券2017年发行规模超过1300亿美元,同比增速仍将超过40%。二是八个央行共同发起了央行绿色金融网络。法国总统马克龙于本月12日在巴黎主持召开了“一个地球峰会”,讨论《巴黎协定》签署两年后,特别是美国退出之后如何继续落实有关减排承诺。三是中英绿色金融工作组启动了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试点等合作。2018年四是中欧之间开展了推动绿色债券标准一致化的合作研究。五是在联合国环境署的推动下,全球十几个热心推动绿色金融的城市发起成立了“全球绿色金融中心联盟”,旨在以绿色金融为抓手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并通过金融中心的功能将绿色发展辐射到其它地区。
国内的进展,一是绿色基金的数量大幅增长,由中国地方政府发起或参与发起的绿色基金达到50只,社会资本发起的绿色基金达到了200多只;二是各地纷纷启动了对绿色项目的财政贴息、绿色担保机制和其它对绿色金融的激励措施;三是绿色债券市场进一步发展。2016年中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2017年,我国机构在境内外发行的绿色债券会达约2500亿人民币,未来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四是金融机构正在开展环境压力测试;五是绿色保险取得新进展;六是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工作取得新进展;七是绿金委正在组建中国绿色项目库,为绿色项目对接国内外资金提供平台;八是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化取得进展。
至于为绿色植物提供金融服务,植物本身就包罗万象,对金融无疑会需要全方位的服务,林业林地木屋,果树花卉,庄稼农业,水利银证保,基金、信托租赁等所有的金融方式都加上也无法覆盖。所幸的是金融科技与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与传统金融合力,构成了更强大的服务体系。
成才导演用他短而精拍纪录片的特用语言记载了这次沙龙活动:
“植物沙龙,因植物而聚、因纪录片而聚、因新年而聚。五十人,有植物学、纪录片、金融与企业、艺术与传媒各领域,将军、董事长、大咖、大家、导演、出版人、艺术家、主持人,不分大小、老少、男女,就是聊植物。从生命、科学、审美、文明、哲学等等海阔天空话植物,一个幽雅、跳跃、跨界、自在的活动,“在自己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在别人的世界里,随遇而安;在植物世界里,发现自己”。我们备一点水果、披萨、红酒,冬季里有点清冷但不失温暖。之前,准备了礼品,我们的作品DVD,我最用心的还是准备了《自然史》法国布封、《科学是什么》吴国盛、《容忍与自由》胡适、《真水无香》朱良志等四本书,都是我的挚爱,但只允许一人选一本。我特意说了“人最好的姿势就是手不释卷”。我们以后经常会有这样的分享。不好意思的是,团队多数都在各地拍摄《百年金融》《改变世界的中国植物》,后方却活色生香,彷佛是战争与和平。谢谢来参加活动的老师们,你们都是我们团队的支持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首席观察。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