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远的未来,没有智能家居系统的住宅会像不能上网的住宅一样不合潮流。”比尔盖茨曾在1995年出版的《未来之路》中这样描写未来的房子,更不惜花费巨款造就堪称全球智能家居经典之作--“未来屋”,来实践自己的预见。
诚然,这惊世骇俗的论断,虽然并没有在当时引起太多反响,却在20余年后的今天成为一种共识。伴随着消费升级及环境日益成为国人生活中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人们对美好住宅的定义开始向智能、生态、绿色、环保等方向延展。
概念横空出世固然让人可喜,然而将其付诸实践,却绝非易事。
细数市场上的绿色科技住宅,空玩概念、体验感差强人意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此背景下,不禁会问:我们离所向往的“美好人居”究竟还有多远?
“绿色浪潮”下的万亿市场
“在中国所有行业的调研中,建筑行业是中国最落后的行业,建筑的科研和投入是最低的,甚至低于农业,这是中国建筑的现状。”朗绿科技总裁陈栋梁表示目前建筑科技发展不足,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尽管建筑行业的研发境况还有改观空间,但是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绿色科技地产正迎来全新的市场“蓝海”。
在今年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智能产业,拓展智能生活”。代表委员们纷纷就降低能耗、节能减排等问题畅所欲言。去年, 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更是作为十三五规划中的重要内容被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绿色建筑相关的国家行业和地方规范有80余部,并且逐步向功能化、标准化、地域化方向发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绿色建筑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孟冲表示,未来绿色建筑还将迎来绿色建筑立法,健康化、评价市场化、国际化五大趋势。
值得一提的是,“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已纳入国家《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到2020年末,绿色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增民用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这意味着绿色科技地产将迎来井喷式发展,其所蕴藏的巨大利润可想而知。
除了政策的助推,人们对美好人居的渴求及房企应对多元化转型成为绿色建筑“受宠”的重要原因。
“人的一生大概有87%以上的时间都是在室内渡过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是我们国家独有的。比如,白血病的发病率非常高,就和室内装修的甲醛浓度密切相关。” 朗绿科技健康环境事业部总经理陈军表示,一个好的、舒适的室内环境对健康非常重要。
另外,在市场高周转、挣快钱的模式难以为继的白银时代,房企纷纷寻求差异化发展道路,以此谋求转型发展路径。如今,随着万科、方兴、当代等品牌房地产企业涉足绿色地产,其竞争也愈发激烈。
那么,在“群雄角逐”的智慧绿色科技住宅市场中,如何才能分得“一杯羹”? 日前,朗绿携六恒科技系统实现全球首发,以绿色科技地产的视角诠释了对美好人居的理解与感知。
智慧绿建先行者与它的六恒“理论”
“中国人思想里有一个非常好的绿色建筑基因,即天人合一。在传统文化中,我们都知道要尊重大自然,我们都借鉴风水的概念,利用好自然的风、水、日照。”陈栋梁说,被动式建筑、六恒科技是这个时代朗绿推出来的解决方案,让住户更加方便、舒服。
朗绿科技总裁陈栋梁
“为了防止雾霾,常见的做法是用密封胶袋把房子封起来。虽然雾霾有危害性,但封闭房子的危害更大。一般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1000ppm是正常的,超过2000ppm就会影响孩子智力发育,这太可怕了。”针对当下大热的雾霾话题,陈栋梁表示,国内很多新风直接短路,根本没有进入呼吸区,而这一能耗及新风是浪费的。并且很多房子很高,新风是上面送、上面离,新风口距离才两三米,基本80%的风直接排走了,而朗绿的新风系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
据了解,此次朗绿推出的“六恒科技系统”即“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恒智”,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舒适的智慧居住环境。系统以“智慧”为核心,通过物联网、云平台、智能终端等技术的集成,让环境的健康、舒适、节能、环保,从概念变成可视化的数据,实现人与建筑的交互。
另外,据陈栋梁介绍,朗绿采用现在欧洲十分时行的被动式建筑解决品质和节能的问题,人居本身无需主动加热,可充分使用太阳、人体、家电及热回收装置等带来的热能,十分环保。
据了解,作为人居科技领跑者,朗绿深耕绿建行业14载,早在2004年,便提出住宅集中式1.0版十大科技系统,如今已经形成了健康建筑、舒适建筑、节能建筑、智慧建筑四大核心产品体系。
朗绿六恒科技系统
除了核心体系的研发,系统材质的供应商在人居质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目前市场中存在主要两种难题:一是供应商提供报告的真实性存疑;二是送样检测的样品跟工程使用时是否存在一致性。
“我们不是靠纯粹的检测报告去评判一个供应商是否合格,而是做了非常大的基础工作,即供应链的溯源管理。例如,人造板是甲醛释放最大的材料。除了看检测报告,我们会做供应商深入的原材料溯源控制。简单来讲,人造板有很多木皮,然后一层层粘胶水粘合而成。我们很重要看胶水的质量,这是我们的管理核心。”陈军表示,朗绿最早在国内尝试推广精装修的污染物管理专业机构,从采购到化学物质的管理、每种受控材料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控制,朗绿都有一套管理体系。
另外,由于数据驳杂,为了便于管理,朗绿还针对环保材料搭建了国内唯一一个基于工程实践的数据管理平台、成立专业实验室,以便得到工程项目第一手真实的数据。
如今的朗绿服务的项目已经遍及35城,服务100+楼盘,服务面积近700万㎡,26个项目获绿建三星,近13万业主得以受益,拥有长三角首个PHI认证被动房及全国首个提供芬兰S1级装修污染控制体系。随着服务范围的扩展,朗绿对“绿色”标签的坚守也在继续。
据统计,全球碳排放量的19.9%来自中国,而中国的碳排放量40%来自于房地产建筑业,相当于全世界8%的碳排放量来自于中国的房地产建筑业。对于环京保护问题,中国可谓任重而道远。“低碳、绿色、环保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期待中国的绿色建筑从量到质的时代的更快到来。” 陈栋梁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