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机构介绍 | 通知通告 | 新闻动态 | 科技创业 | 金融服务 | 政策法规 | 专家团队 | 会员查询 | 联系我们
机构介绍
 委员会简介
 委员会章程
 智库创建单位简介
 智库共建单位证明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 010-5339269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您的位置:首页 > PPP项目新闻
PPP政策回暖,解决融资难仍需再加一把力

PPP政策回暖 解决融资难仍需再加一把力

来源:中国证券报

截至2018年9月,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数8289个、总投资额12.3万亿元。

⊙记者 李苑 实习生 叶心冉 ○编辑 林坚

一度低迷的PPP行业迎来了暖风。近期,多个利好PPP发展的政策相继发布。包括鼓励地方依法合规采用PPP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要求对民营资本参与的PPP项目给予倾斜等。同时,中央财政下达的2018年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中PPP项目以奖代补资金也达到23.09亿元。

上证报记者还独家获悉,为了推动PPP的发展,《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也有望加速出台。

“整体而言,中央政策层面对PPP模式的支持已经‘回暖’,但要使该领域回到此前的市场热度还需时日。” 360金融PPP研究中心投资总监唐川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他看来,短期最有能力参与PPP项目且能够获得支持的主要是两类企业:一是自有资金实力较强,且有能力建设重要领域大型项目的国有企业;二是市场竞争力较强且能够具备与项目匹配之融资能力的民营企业。

政策释放回暖信号

因整顿而“踩刹车”的PPP市场一度冷却。

今年9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发布,财政部也向各省财政部门发出《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上述信息在唐川看来,预示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将成为推动下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一大重点,而PPP无疑会成为助力该发展模式的主要工具。

10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持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力度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提出,鼓励地方依法合规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投资投入补短板重大项目,也印证了唐川的观点。

紧接着,财政部在下发的《关于加强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管理的通知》中,要求积极探索与民营资本合作的模式、路径,对民营企业参与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要给予倾斜。

“这意味着PPP政策支持的明确信号已开始释放,对于市场绝对是利好。”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专家库双库专家薛起堂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为了推动PPP的发展,后续《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PPP条例》等政策也有望加速出台。

此前财政部向各省财政部门发出了《关于规范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工作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规范的PPP项目形成中长期财政支出事项不属于地方政府隐形债务”,业内普遍认为这对于地方参与PPP将有积极的提振作用。

解决融资问题是市场回暖关键

规范发展下的PPP项目建设数量也在逐步回暖。

财政部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全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累计项目数8289个、总投资额12.3万亿元。

其中,1至9月新增项目1152个,投资额增加1.5万亿元。1至9月新增落地项目1360个、投资额1.7万亿元,落地率比年初上升11.1个百分点。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回暖到市场回暖,最终还需解决融资问题。

“自从去年底至今年初国家对银行有了严格放贷要求之后,对现在入库的项目、合法规范的项目,很多银行都不给予贷款支持。有些项目已经到了实施阶段,之前银行同意贷款,但是现在银行提高了要求,比如要求股东担保等条件,而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又规定不得为项目公司提供担保,因此很多项目面临融资困难,导致不得不终止。”薛起堂曾告诉记者。

问题也在逐步解决中。日前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公开表示,银保监会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决不能搞简单化“一刀切”,要客观对待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实施差异化信贷政策,采取精细化、有针对性的措施,帮助民营企业摆脱困境。

我以为就我过的不好,看到社融数据也就放心了

来源:投行某小白 林上金

一、社融数据

对于非标民工来说,2017年以来的金融严监管简直是个噩梦!一波又一波的监管新政让业务各种凉凉,就连原来国家最鼓励的PPP,也备受打击,以至于小白曾感慨:我就想安安静静做几个合规的PPP项目,为什么所有部委都针对我!!

今天央行公布的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刷屏朋友圈,其中10月份社融规模增量7288亿元人民币,前值22054亿元,创27个月来新低,不及上一月的三分之一!!由此可知大家真的过的都不好,看到这里我也就放心了。

那么金融机构怎么了,央妈在放水,为什么水就是进不到实体经济?

二、银行的困窘

其实不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放水,而是根本不知道怎么放。以银行为例。

最近接触了不少银行行长,他们都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有的行长受困于前期的不良贷款,几乎大半的精力要花在如何化解不良;不良情况稍微好的行长,前几年做的项目陆续到期,但与此同时却找不到可以投放的新项目顶上,因此总的生息资产不断下降,长此以往,很多中小银行都可以关门了!

那么为什么银行找不到新项目?

从资金途径上说,资管新规、银监会的委贷新规、基金业协会关于私募基金底层不得为债权性资产的通知等等新规,把原来连接经济体和非标水源之间的桥梁彻底拆除,这就导致经济体少了很大一块水源。

从资产类别上说:

1、政府类项目。除了发地方债,主要就剩PPP了,但PPP的周期太长,资本金融资不能干,同时由于银行要穿透审查资本金,结果很多项目一审查,连债也做不了了。还有,很多项目由于仓促上马,环评、可研等有很大问题,考虑到一堆审计和监管的人就跟着现场检查,被罚怕了的银行一众民工早就吓破了胆,哪还敢顶风作案。

2、房地产项目。房地产属于中央严控的重中之重,金融机构必然响应中央号召,该停的模式都停了。剩下合规的项目贷也要考虑到房地产市场风险,因此也会有所控制。前不久某国有行支行行长透露,他们省行已经在压缩减少房地产存量规模,甚至也包括了个人住房贷款!这是多少年没有的情况。

3、资本市场项目。都说要支持实体经济,中国实体经济的精华大部分集中在了上市公司,但定增、股质等资本市场业务本就受这轮监管政策的很大冲击,加上近期股市大跌,很多金融机构都忙着处理各种雷,业务还怎么做?

此外,国有企业在号召降杠杆,想来想去,似乎民营企业正如中央号召成为唯一的方向了。

三、民营企业融资怎么样

很多人天然地认为,银行歧视民营企业,但实际上作为逐利的主体,银行只是歧视看不懂和不靠谱的民企。

1、银行不支持民企吗?

前期走访一个企业,该企业仅仅为某行业龙头民营企业的子公司,在当地投资了一个约30亿元的项目,分三期进行建设。前两期已经建设完毕并正式投产,知道银行给予的十几亿项目融资利率是多少吗?基准利率!并且是好几家银行争着给!这种价格基本和省级优质国企相持平了。

知道为啥银行愿意给这么低的利率?当然,核心技术和财务指标肯定没有问题,这里我们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来看:

第一、专注主业。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把这家民企引入当地,不惜白送可供商业地产开发的土地,但是这家民企全部拒绝,因为这不是他的主业。实际上对很多民企来说,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根本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第二、稳健慎重。这家民企子公司在当地的项目共有三期,第三期的融资资金银行已经以基准利率自己送上门,并且其所在行业未受经济周期影响。按计划企业今年要启动第三期的建设,但最终却暂缓了这一扩大再生产的良机,因为他们很谨慎,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要进行更严格的论证!!

所以,这样的民企,银行怎能不爱?

不过可悲的是,这样的民企还是太少,并且银行间还竞争激烈。

2、花样作死的民企

与专注主业和稳健谨慎的民企相反,市场上更多的是花样作死和不靠谱的民企。

某民企拥有核心技术,每年利润和资产增长都很快,老板随着企业的巨大成功被推举为当地民企代表,被很多小老板尊为大哥,每天出行都前呼后拥。大哥总得有大哥的样子,陆陆续续有小弟来向大哥借钱了,于是大哥开始撒钱。。。撒着撒着发现有一天小弟全跑没了,结果欠银行的钱还不上,自己破产也就罢了,还连累银行不良。

另有一个民企在市场资金宽松的时候向银行借了不少钱,结果由于企业摊子铺的太大,管理没跟上,市场也没判断准,导致资金压力越来越大。眼看企业就要死了,老板把账面资金通过各种方式挪走,然后就赖账不还了!基于自己神操作加上与当地政府的强大关系网络,当地银行拿他根本没办法!!

一颗老鼠屎都能坏了一锅油,这种事情银行见多了,心里能不犯怵吗!

四、最后

今天碰到某银行分行长,一番长聊之后,行长长叹一声,这是他从业几十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完全可以理解,真的不是金融机构不愿意干,很多时候真心不知道怎么干。。。。。

贾康 王守清 高亚莉 李超 王盈盈 郑大卫 陈通等大咖

课 程 内 容

一、PPP新政解读、PPP入库流程及审核要点

二、项目公司(SPV)治理与风险管控及典型案例

1.项目公司组织构建

2.项目公司运作中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

3.项目公司内部控制机制的建立

4.项目公司与参与各方巧签系列合同的方略

三、PPP项目资源整合策略及招投标文件的编制

四、PPP财务测算实务及典型案例

五、PPP项目运作中的疑难问题应对

1.项目运作中超概算问题应对

2.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构建策略

3.政府如何结合绩效考评机制付费

4.运营期的再融资问题破解

5.项目退库整改及合同再谈判策略

六、化解地方政府债务、政府平台公司转型实务分析及典型案例

七、PPP项目融资困境破解及融资路径设计(结合经典案例)

1.资管非标解决PPP项目资本金融资困境及融资路径设计

2.PPP项目产业基金交易结构的设计及与PPP项目对接路径

3.PPP项目债发行设计

4.融资平台转型后发起产业基金投资PPP项目交易结构设计

八、财政承受力报告与实施方案的编制策略及典型案例解析

中国科技金融税收服务平台    发布时间:2018/11/20    【关闭此页
共建单位

中国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科技金融时报    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    中国商业企业管理协会    全国高校PPP教育联盟    深圳市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中国新金融创新研究院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国家科技金融财税创新研究院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112室、    联系电话:010-533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