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刘胜军表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当下最大的问题不是卡在人民币不可自由兑换上,更加重要的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推出国际板、加强债券市场的扩容等等市场基础性建设。
本届论坛上,与会者热议“人民币能否自由兑换是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最大问题”。刘胜军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上海金融市场要解决深度、广度和创新能力问题,要加强监管,否则国际投资者会认为这个市场透明度不高,整个市场的投资价值会打折扣。
而如何着手上海金融市场基础建设,刘胜军认为,“有些基础工作可由上海做,但是大部分还要靠中央的支持。”
日渐趋热的人民币跨境流动,令中国外储压力加大。针对如何化解过高的外储额,刘胜军称,中国消除顺差不应该把精力放在人民币升值上,而是应该放在国内的改革。去解决劳动力成本、环境保护、生产资料价格问题。如果把国内要素价格理顺了,中国企业价格竞争力就没有那么高了,在国际市场上这个顺差就会自然而然减少,这比人民币升值更能消除外汇储备。“我觉得中国应该这样做,但是我们这方面做得还不够。”
而对于由此带来的中国企业竞争力降低,刘胜军说,转型必然有痛苦过程,企业不能老是靠低成本在国际市场竞争,必须要走向创新的道路。
“但是企业为什么不积极创新呢,因为没有压力,能够通过廉价劳动力去竞争,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