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平台介绍   新闻动态   领导动态   人才入库   入库查询   人才注册   行业专家   交流会议   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公告通知
  图片新闻
客户服务    更多>>>

010 53392691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图片新闻
温州:金融风波起,转型正当时

     昨天,中国人民银行温州中心支行发布关于保护正常民间借贷的通告,第四条称“国家依法保护约定利率在银行基准利率四倍以内的正常的民间借贷”,温州人民银行第一次以通告的形式肯定民间借贷是“正常的”商业行为,这实在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智慧,此举可谓雪中送炭、一剑封喉。

  如果我们能够冷静的想一想,我们会发现有三大问题值得深思:一是各家银行在风波发生之前究竟有没有责任?二是政府部门有没有得力举措禁止大小老板出国、出境参与诸如赌博等非法活动?三是那些营养不良、无法抵御风险的企业,就让它正常死亡,政府还要不要施救?

  30年来,温州金融界最引以自豪的是,温州的金融机构网点在全国(地市级)城市中是最多的,达1320家;温州的银行不良贷款率仅为0.30%左右,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既然如此,温州各家银行的贷款,为什么不能大量流向踏踏实实做实业的中小企业?世上的人们都知道,温州人最不缺的是钱,可是,每年温州乃至浙江省的两会上,企业界的代表、委员最揪心的还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难于上青天!当国家银根抽紧的时候,实实在在做实业的企业和老板,只好向高利贷伸手。2010年,温州银行业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17亿,我们不知道,究竟有多少贷款流向实体企业?

  有报道说,今年以来共有20多名温州人被澳门警方遣返,但具体案由“不便透露”。我们的猜测是:这些老板八九不离十,是去澳门赌钱。这么多年来,究竟有多少温州老板深陷赌场弄得企业倒闭,我们无法统计。这次出逃的一些老板,也许就有不少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卷入非法金融活动之中,遭致企业倒闭、本人人间蒸发,却是事实。经过这一场金融风波之后,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一种防范和预警机制,用科学的手段,严防和打击所有背负国家银行贷款的法人,到国外或者境外进行非法的金融活动。

  温州的转型升级,也讲了10多年了,十多年来,可以说,措施不少,成效不大。从这次遭遇金融风波的企业看来,那些抗风险能力低迷的企业,摇摇欲坠,在所难免。这样的企业,政府出手相救,只是缓兵之计。从温州长远发展的大局来看,经历这次金融风波,全市如果真的有20%―40%的企业暂时关闭,抑或不是一件快事。痛定思痛之后,在温州各级政府的科学疏导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下,处于等待、观望和迷茫之中的温州老板,一定很快会找到有持久竞争力的行业,并尽快进入诸如农业开发、海洋经济、教育培训、养老护老、旅游观光、高新科技等投入大、产出慢的领域。温州人希望“短平快”发大财和“钱生钱”的投机心理在这场史无前例的高利贷雪崩之中,蒙受打击,所以,必须尽快脱身、远行。

  温州的惨痛教训告诉世人:银行、企业、政府科学联手,才是化解各种危机的利器。对银行来说,千篇一律、你争我夺理财项目、对地方小企业眷顾不足的经营思路,已被证明是失败的。走在全国之先的温州金融机构,应该借此机会,好好研发自己的拳头产品和特色服务。对企业来说,多元化经营与做好主业的辩证关系,需要用哲学的思想去理会,温州老板善于学习、善于吸收、善于经营,走出暂时的困境,既要有大环境,也需要企业家自己的定力。

  而对于温州各级政府来说,这场风波给各级领导的启发是多重的:温州要继续加快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和新陈代谢,继续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加大重工业和技术型企业的引进和培育;而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更要带头“转型升级”――尽力确保经济政策的延续性。

  “是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但愿莎士比亚悲剧中的这句话,能够使温州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上一篇: 凌昆:中国无惧新金融震荡
  下一篇: 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指出:中国缺乏金融人才
 


友情链接:建设部  最高人民法院  国家银监会  国家工信部  国家工商总局  国家发改委  国家财政部  商务部  科技部  国务院法制办  中国人民银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国家证监会  财经CCTV-2  经济与法  CCTV-新闻1+1  中国经济信息杂志社  法制日报 中国银行业协会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 金融职业认证 国家职业核心能力等级认证 中国金融人才入库等级证书 注册担保风险管理师认证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