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技术创新生态、推进开源开放模式、打造行业标杆示范、加强行业标准创制、深化行业推广应用、加力研发中心引进、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开拓资金支持渠道、支持信创企业上市、建设信创人才梯队——这是前不久北京为加快打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以下简称“信创”)产业高地所提出的十项举措。
可以看到,从2016年“信创”一词被首次提出开始,到2022年国务院发布《“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再到各地方提出推进信创产业发展的细化政策,短短数年,我国信创产业热度持续攀升,不断释放出强大的市场活力与发展潜力。
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iiMedia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信创产业规模已达16689.4亿元,2027年将有望达到37011.3亿元。另据ICT领域研究机构海比研究院测算,在信创产品的企业渗透率方面,2025年将增至50.7%。
从应用场景来看,不仅在政务领域,金融、电力、电信、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医疗都是信创产业加速推进的重点行业,而信创产品也越来越多地在消费市场得到应用。
从信创产业来看,主要包含四大板块,即芯片、服务器等的基础硬件;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等的基础软件;办公软件、ERP等的应用软件;硬件安全、软件安全、安全服务的信息安全。从产业链条看,目前,芯片、整机、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是最重要的产业链环节。
如今,通过在多领域的数智化实践塑造信创发展核心优势,正成为越来越多信息技术服务机构、科技公司的战略选择。
以中科信息为例,其正在不断扩大信创生态伙伴规模,推进生态圈建设,并与四川省信创中心共同组建“自主可控先进制造技术省级重点实验室”。
据了解,中科信息的高速扫描仪已与银河麒麟、UOS通过产品兼容性认证,并完成工信部电子五所测试进入国家信创目录。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络安全产业发展中心公布了2022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典型解决方案入围名单,京东科技凭借自主研发的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获得2022年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解决方案两项认可——典型解决方案和单项创新案例。
当选并非偶然。上述平台的搭建者——京东科技近10年持续面向地方政府、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输出供应链金融科技及运营能力,积累了丰富的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经验。
据悉,该平台的核心技术和中间件选用京东自研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代码自主可控率达99.9%以上。此外,在与我国自主云平台和软件体系的适配方面,已全面兼容适配京东云等云原生平台,还可全面兼容中科曙光、中科可控服务器,以及海光CPU、麒麟OS、人大金仓等信创软硬件产品。
纵观整个信创产业,已在应用重点行业之一的金融行业跑出了发展的“加速度”,对于纵向细分市场的发掘与深耕正在稳步推进,呈现出多元化与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以当前备受重视的供应链金融科技为例,在应用场景与具体实践中,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信创不同于单纯面向金融机构的金融信创。
从供应链金融科技的信创来看,一方面,在产业端,面向实体产业链的核心企业,为其提供数字化升级服务,提升供应链效率,助力销量增长,提高产业链安全性;另一方面,在金融端,基于产业中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真实数据,构建多维数据下的风控大模型,助力金融机构将原有大量的线下工作变为线上化作业,全面提高融资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业务风险。其背后需要以坚实、出色的信创能力,安全、高效的信创生态为支撑。因此,不同的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有着不同的发展“底色”与发展“面貌”。比如,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在产业端,通过数据网关,连接了企业运营过程中涉及的多种系统软件,包括MDM、ERP、销售系统、采购系统、财务软件、资金管理系统等,解决了核心企业在产业链中上下游交易场景下的金融服务问题,全面覆盖核心企业的供应商、采购商的融资服务需求。
据了解,目前,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多个产业场景,针对实体企业,助力古井贡酒、立邦、天奇、道恩等大消费、大制造、能源化工等行业核心企业提升上下游融资能力;针对地方政府平台,助力四川宜宾、江苏南通等地结合当地特色产业集群打造产融服务平台,落实普惠金融政策,加强产业集中度;针对金融机构,与中海信托达成战略合作,助力金融机构批量获客。
信创产业的发展需要拥有前瞻性技术构想,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领头羊”,更需要持续在产业深耕的众多“同行者”。
京东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将积极参与信创生态链产业建设,促进“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
当前,信创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广泛的产业端实体企业真正将国产化产品用好、用实,信创产业的未来发展值得更多期待。
责任编辑:袁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