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投资基金是科技创新产业(60.550, -0.60, -0.98%)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0月22日,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副理事长、全国社保基金原副理事长陈文辉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3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随着人类进入创新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成为产业发展最重要的驱动力(2.650, -0.04, -1.49%),而支持科技创新的股权投资基金也将逐步走向金融舞台的中央。
陈文辉重点提出,股权投资基金支持科技创新产业还应关注以下三个重点问题。
第一,要把民营科创小企业作为支持的重点。
第二,要大力发展养老金和长期寿险,为股权投资基金积累长期耐心资本。但在我国金融结构中,长期股权资金供给偏少,股权投资基金持有期偏短。2022年,人民币股权投资基金出资中,只有8.32%来源于养老金、社保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当前,我国股权投资基金的持有期大致在3.3年,低于国际上5年左右的平均水平。
此外,老龄化危机主要是财务危机,随着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康养等产业发展,老龄化危机中的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财务问题将成为养老的首要问题,需要积累大量的养老金来应对。“养老金和长期寿险资金投资科创产业,能够创造高额回报,为人口老龄化危机提供更坚实的财务保障,从而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第三,要加快培育并购市场、发展S基金,切实提升股权市场流动性,让短钱变长。他直言,当前,股权投资基金通过IPO退出空间有限。截至目前,上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251家,其中科创板562家;深交所共有上市公司2829家,其中创业板1323家;作为对比,纽交所拥有上市公司2014家,而纳斯达克有3480家。就数量而言,A股已逼近美股。在欧美股权投资基金实践中,并购是最重要的退出渠道。根据标普统计,2022年,美国股权投资基金77.3%的退出收益通过并购市场实现,13.3%通过PE(私募股权投资)权益二级市场实现,只有6.1%通过IPO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