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研究院 研究院动态 体系建设 专家团队 研究成果 资讯与政策 项目对接与服务 加入我们
关于研究院
 “国家科技金融财税创新研究院”
 研究院简介
 管理团队
 理事会
 组织机构
联系我们
电话: 010-5339269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号楼423室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点评】小微企业迎来税优惠政策,创业板股望迎掘金机会!

汽车领域多项开放政策落地,该板块将加快“转型升级”

  中国证券报消息,7月1日起,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正式下调;7月28日起,新能源车领域外商股比和外商合资数量要求将正式取消。

  为保护民族汽车工业,1994年中国发布《汽车产业政策》要求,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然而,这一限制要求从今年开始真正逐步放开。

  近期,中国在汽车领域多项开放政策落地,先有汽车进口关税下调,后有新能源汽车企业外资占股比例放开。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传统燃油车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行业已经处在“成熟”的发展阶段。传统车企刚刚经历完过去的高速成长期,目前增速已经趋于稳定。

  但是传统车行业过于分散、效率低下的弊端也逐步显现。竞争压力的加强有利于行业集中度提升以及行业向高端转型,预计未来中国传统燃油车市场将呈现“寡头”格局。

  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重心是零部件“电池”。中国在新能源电池这个板块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甚至在某些地方还有所超越。比如,宝马采购的“宁德时代”的锂电池。

  对于新能源整车,无论是保有量、增速上看,中国目前都处在领先地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80万辆,占全球一半以上,且预计每年增速维持在50%以上。

  对于股市而言,放开汽车业关税和放开新能源汽车外资占比,短期对中国车企有一定的冲击。但是,长期却有助于汽车行业向高端转型,同时也有利于该行业的产业迭代。

  根据公开市场资料总结,相关标的包括:上汽集团、比亚迪、宇通客车、广汽集团。

  国企混改三种形式齐头并进,相关企业将受益

  上海证券报消息,国企混改加速落地,改革新趋势逐步确立。从腾讯、吉利参与中国铁路总公司混改第一单,到东方航空百亿级定增引战投,新一轮央企标杆型混改加速落地,铁路、民航领域成为重头戏。

  目前,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七大领域”国企混改已取得一定进展。国企混改主要有3种形式:

  首先,民资入股国资。腾讯与吉利控股以43亿元拿下铁总旗下动车网络49%股权。这也是铁总混改第一单。此外,东方航空7月11日发布定增,引入民资均瑶集团及其旗下吉祥航空作为战略投资者。

  其次,国资进驻民企案例也在增多。比如,今年6月份,天海防务将控股权卖给扬中市政府全资持股的金融平台——扬中金控。这是一起国资入股民企的案例,维护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最后,随着金融加速对外开放,外资也会参与到国企混改中来。比如,上海市政府最近推出“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提出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产业对外开放,放开国际船舶运输、船舶管理企业外资股比限制等举措。

  中美贸易摩擦旷日持久,预计国企混改将进一步提速。这相当于向外资扩大了市场准入,符合外资的利益诉求。

  加速国企混改有利于优化国内资源分配。一方面,国企逐步从一部分“与民争利”的产业中逐步退出,向民资和外资开放市场。社会热钱有了好的投资渠道,一定程度上也会遏制国内房地产的炒作之风。

  其次,国企入股民企,实现资源共享,不仅可以提升部分民企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稳定。

  对于股市而言,国企混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各方企业资源共享,效率得以提升,市场得以扩大,因此这些企业或将长期受益于“体制机制”的改善。

  根据公开市场资料总结,相关标的包括:东方航空、湖南天雁、天海防务、中国国航。

  小微企业迎来税优惠政策,创业板企业值得跟踪

  博览财经消息整理,近日,有关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范围的通知,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利企业的年应纳税所得额上限由50万元提高至100万元,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100万元(含100万元)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可以注意到的是,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召开全国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电视电话会议,督促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象。

  考虑到80%以上的小微企业初次融资额在500万元以下,目前的政策着力打通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先一公里”,聚焦单户授信500万以下小微企业贷款,旨在打破金融服务“小微不小”怪圈,引导金融机构服务重心下沉,发放更多单户授信500万、10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伴随着中美在贸易问题上的摩擦,更加需要依靠国内中小创新性企业的发力。而基于当前房地产市场对民间经济的资源挤占,中小企业面临的成本压力越来越大。当前监管层扶持小微企业的举措,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生存环境,对盈利带来修复预期。落脚到股市,创业板等小微企业代表需要重视。

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科技金融税收促进专业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8/7/16    【关闭此页
版权所有@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研究会科技金融税收促进专业委员会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1号楼416室、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3号楼320室     联系电话:010-53392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