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技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关键要素,是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的重要举措。
2024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科技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年”行动,设立再贷款再贴现科创引导专项额度,创设推广针对初创期科技型企业融资的“科融信贷”模式,多措并举构建具有山东特色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聚力做好山东科技金融大文章。截至9月末,全省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万亿元,同比增长12.2%,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1个百分点。
数据增长背后,山东多地围绕科技金融举措频频,亮点纷呈。这些举措将有效发挥金融工具的积极作用,推动金融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加快聚集,不断提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强度和水平。
搭建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畅通供给,“园区通”平台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唤醒”知识产权资产助力企业度过爬坡期……作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济南市近年来不断完善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工作机制,优化配套政策,构建了多层次、专业化的科技金融体系。“科技+金融+产业”的融合与升级,已成为推动济南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山东科技大市场在卖什么?
济南市在金融资源和科创资源最为集聚的历下区、高新区分别打造了中央商务区(CBD)和中央科创区(CTD)两大科创金融增长极,作为济南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两大核心专业载体,集中优势资源对其进行重点突破。

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和高新区科创金融大厦作为两大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挥金融要素、科创资源集聚优势,在服务银企对接、助力科创企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步入坐落于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内的山东科技大市场,高端制造、生物医药、航天科技等一项项“黑科技”展品映入眼帘,这是山东科技高水平的缩影。缩影背后,一面大屏解释这个“大市场”在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究竟有何“魔力”。
在供给端,科技成果、科研平台、金融产品、金融机构等数量一目了然,在需求端,技术、人才、融资需求集中展示,山东科技大市场即在供给与需求之间架起桥梁,助力成果成交、人才引进、金融支持,建设科技要素高度集中、高度活跃、高效流通的“大超市”,构建以产业化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据了解,山东科技大市场已入驻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150多家,自5月底试运行以来,挂牌山东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科技成果项目209项,挂牌金额30359.28万元,成交178项,成交金额30092.32万元,成为带动全省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总抓手”,促进更多省内外科技成果在山东转化落地。
“园区通”引来金融“活水”
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保障和创新服务是山东科技大市场的职能之一。而在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园区内,除了山东科技大市场外,还坐落有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数字济南体验馆等省市区共建平台,集聚山东资本市场服务基地、济南基金业协会、股权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多元业态,共同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活水支持。
在齐鲁科技金融大厦园区,“园区通”科创金融智慧服务平台应用普遍。该平台是济南高新区围绕产业发展,聚焦系统集成、功能完备、融汇各方,依托政务数据资源和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倾力打造的科创金融数字化智慧平台。
平台建设遵循“数据赋能、智慧管理、务实管用、开放共享”原则,集聚各部门(园区)服务企业需求,面向辖区企业、金融机构、服务中介与各部门(园区),打通多方信息壁垒,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加强金融资源供给,强化科创企业发展要素保障,为企业融资、园区服务、政策兑现、交流合作等提供资源共享服务,打造共建共享、良性互动的高新企业智慧服务闭环生态。
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在数据畅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融资畅通、政策畅通和服务畅通,力求让各类涉企资源“可见可得”,让各类惠企政策“直达快享”,让各类服务场景“迭代赋能”,实现丰富、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园区通”科创金融智慧服务平台于今年3月份正式推出,为济南高新区内科创企业在企业科创能力评价、企业融资、园区服务、政策兑现、交流合作等方面提供资源共享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活水”精准滴灌产业创新需求,目前注册企业达到了3400余家,认证企业达到了2700余家,上线了金融产品200余款,发放了1000张高企服务券。此外,依托该平台创新研发了企业评级模型,实现了对济南高新区内9万多家企业数据的全面覆盖。
知识产权“唤醒”企业融资
对于初创型的科技型企业,缺少抵押物是其融资路上的“绊脚石”,而这些企业又普遍具备大量知识产权,通过“唤醒”知识产权价值,企业得以获得融资度过初创期。
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营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数据库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执行总裁丁召华介绍称,数据库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石,在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基础软件,数据库看不见、摸不着,却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其应用领域广泛,支撑了企业信息技术系统运行,数据库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系统就瘫痪了。”
与众多科技型企业类似,在初创期,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也面临着投入巨额资金后营收不尽如人意的困境。但各界投资者看中了该公司展现出的巨大发展潜力,认为其有望引领国内数据库行业变革。近年来,该公司不仅获得了投资机构的股权投资,也获得了齐鲁银行、兴业银行、济南农商行等机构的贷款。
“济南农商银行、齐鲁银行等积极响应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相关意见,为公司成功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1000万元。”丁召华说。如今,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已成为国内数据库行业头部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齐鲁银行科创中心支行工作人员引导业务办理
企业“唤醒”知识产权价值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对科技金融的持续投入。位于科创金融大厦的齐鲁银行科创中心支行是济南市首家科技金融专营银行机构,通过“星空学堂”路演平台辅助近50家小微企业入库、12家企业完成高新技术资质认证,近两年补助92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贴息补助。目前,该支行累计服务科技型企业600余户,发放科技型企业贷款超32亿元,科创型贷款占比高达90%以上。
在济南,像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这样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贷获益的企业不在少数。在山东齐鲁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称,中心于2021年3月首创山东省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创新“知识产权+人才+产业+金融”科创金融模式,进而带动济南知识产权质押业务明显增长。
2022年,济南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520笔,融资金额31.2亿元;其中济南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登记161笔、占比30.9%,融资金额7.9亿元、占比25.3%。2023年,济南市知识产权质押登记1089笔,融资金额79.55亿元;其中济南高新区知识产权质押登记290笔、占比26.6%,融资金额17.9亿元、占比22.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客户端 黄寿赓 王鑫)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