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E-mail:429262646@qq.com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研究团队 通知公告 智库成果 研究动态 交流与合作 行业资讯 政策法规 联系方式
研究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研究动态
借金融科技推进数字化转型——访浦发银行副行长潘卫东
    AI时代已经到来。

  “AI技术与金融的结合,将会大幅熨平金融服务的层级和时空,给金融的业态展现、内在动能、服务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我们没有选择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建立起数字化的风控、获客、管理、营销体系。”近日,浦发银行副行长潘卫东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浦发银行正在借助金融科技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他表示,浦发银行已经全面拥抱AI时代,并发起成立了开放的智能金融创新联盟。

   创新数字化产品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浦发银行在集团“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提出了数字化、集团化、专业化、轻型化、国际化、集约化六项战略重点任务。其中,数字化战略是其最为重要的一环,是推进全行战略突破的重点领域。

  “我们在2017年专门成立了数字化领导小组,浦发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是在某一领域、某一产品、某一方面,而是全面的。”潘卫东说,在数字化战略的引领下,浦发银行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引入与应用,驱动业务创新发展。

  潘卫东介绍,在零售业务领域,浦发银行启动大数据、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人工智能应用研究探索,2016年在业内率先推出智能投顾,可为用户进行一键资产诊断,推荐理财、基金等财富产品,并可一键下单交易,至今已累计为164万用户提供服务,交易量近50亿元。在此基础上,浦发银行运用人工智能、量化交易等技术迭代升级,规划“浦发大脑”建设,于2017年12月26日发布了国内首款智能APP。

  值得关注的是,语音智能交互是浦发智能APP在业内首家创新的智能化应用。不同于目前市场上主流的语音翻译成文字、再通过文本快捷菜单进行交易,浦发智能APP在业内首度推出了结合Voice ID和AI交互的应用模式,用户全程通过自然说话的方式与APP进行交互,APP不仅能够“读”出用户的语音文字,还能够智能“理解”其需求,直接自动进入相应的产品和页面为其完成交易。

  此外,浦发银行还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在APP登录、转账汇款等业务环节中结合应用,缩短用户交易路径,提升用户体验。还创新推出智能客服,实时在线通过机器人或者人工座席专家为用户提供咨询和建议服务。

  在信用卡业务领域,浦发银行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系统,搭建“小浦智慧大脑”模型,统筹数据管理功能,建立虚拟商圈,为客户智能推荐定制化商户优惠信息,使客户用卡更便捷、直观。“目前浦发银行在全国范围内已构建200个虚拟商圈。截至2017年末,信用卡网上获客新增客户达到70%以上。”潘卫东说。

  在公司金融领域,浦发银行利用数字化技术深耕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客户“互联网+”的流程再造,推出对接行业的线上平台。潘卫东举例说,如针对物业和个人客户需求,搭建涵盖便捷缴费、在线管家、在线金融等功能的智慧社区B2B2C服务。目前,已上线超过700个智慧社区,有效注册用户数超24000户。同时,向核心客户及其上下游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云资金监管服务,打造“e系列”数字化服务方案,提供云端在线财务、供应链融资、支付结算等综合服务,减低客户成本和资源投入,提升企业经营数据安全。

  加强数字化经营管理 提升智能风控能力

  “数字化转型业务新流程的重构,带来的数字化风险要同步认识,不能有一点滞后。所以,我们的风控同步内嵌,在提供服务产品的同时首先进行控制。”潘卫东告诉记者,浦发银行高度重视并持续加强数字化经营管理能力,提升智能风控能力。

  谈及全面风险管理系统,潘卫东表示,浦发银行已建立包括企业信贷服务系统、额度管理系统、抵质押品管理系统、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等,覆盖信用、市场、操作、合规等风险领域,为定量化、精细化提升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提供系统支持。此外,浦发银行推动实施“天眼”计划,建设“天眼”系统,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集中式作业,依托强大的信息挖掘与整合能力,动态刻画客户、业务、押品等风险主体的立体风险视图和风险收益视图,全覆盖、全方位、全周期,为风险管理和风险经营提供决策支持和服务支撑。

  除了“天眼”系统,浦发银行还打造企业级反欺诈系统。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碎片化数据进行收集处理,从多维度对用户的异常交易行为进行科学诊断和处理,涵盖线上线下交易嵌入各类金融应用场景,实现对高风险交易的实时拦截,将欺诈损失率控制在低于百万分之一的领先水平。例如,浦发银行信用卡中心在营销人员风险控制方面,构建量化模型,识别高、中、低不同等级风险,及时把控高风险信用卡进件质量。在不良账户催收方面,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客户关系脉络图,有效修复失联客户信息。在客户身份识别方面,多维度判断客户身份真实性,协助服务热线、自助服务渠道防范欺诈风险。

  不仅如此,浦发银行还创新符合国密安全算法的第三代U-Key,联合中国移动业内首创“云语音”和手机SIM盾等移动金融数字化安全认证工具,在用户使用手机银行登录、资金转出等业务时,根据风险等级状况,开展设备指纹校验、防转接电话外呼等方式全方位守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当客户的手机一换,我们马上就给他一个外呼电话,核实是不是他本人在使用,为客户保驾护航。”潘卫东说。

  “同时,浦发银行全面推进网点智能化建设,充分运用智能化手段,探索智慧运营方向。”潘卫东告诉记者,浦发银行实现实体网点远程智能银行(VTM)全布放,支持14大类75项业务,基本完成零售业务由柜面办理向自助渠道的迁移,实现网点服务流程的数字化再造。目前,浦发银行电子交易替代率达到95.13%,网点零售业务自助渠道柜面业务分流率超80%。

  差异化带来全新生产力 助力普惠金融发展

  “浦发银行数字化是全领域、全流程、广连结、多维度的,是对产品、营销、服务、风控等全业务流程的再造。”潘卫东说。

  在践行数字化战略的过程中,浦发银行积极推动业务经营的场景化,积极打造线上经营平台,加强线上获客和经营,对接各类实体经济场景,形成线上经营平台和实体经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潘卫东介绍说,浦发银行已与中国移动、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开展合作,用科技将金融融入合作方的服务场景中,打造“通信+金融”、“消费+金融”、“社交+金融”多样化服务模式。在中国移动5个全网平台、26个省市平台开设金融专区,2017年累计线上获客近30万户;与50多家公积金中心连接,提供便捷的公积金点贷服务;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开展信用卡合作,为超过600万新客户提供服务。

  此外,浦发银行还积极探索与更多的政府机构、行业平台、通信、交通、医疗及互联网企业等进行数据连接,通过广泛融合,努力让金融服务触手可及。

  潘卫东告诉记者,为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浦发银行发起成立了开放性的智能金融创新联盟,百度网讯科技、科大讯飞、上海清算所等首批加入。潘卫东表示,后续还将适时扩大创新联盟范围,浦发银行通过搭建集各方智慧的智能金融创新平台,旨在发挥各方优势,努力实现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探索和深度应用,创新智能型金融产品和服务,助力普惠金融的跨越式发展。

  “在AI时代,银行不光要跟金融科技企业合作,还要更多与金融机构合作。特别是像浦发银行一样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该多和中小金融机构合作,多为他们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平台和服务。”潘卫东最后跟记者分享了他的观点:“中国的互联网环境非常好,开放、包容、合作,可以做成很多事情,实现更多梦想。” 

 

中国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2018/3/2    【关闭此页
资讯中心  
客服中心  

邮箱:429262646@qq.com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423室

联系电话:010-53392692

版权所有@中国金融科技研究中心  All right reserved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45号院    邮箱:1196515319@qq.com